小心!你可能「不小心」成了洗錢幫助犯!

法可夢線上法律諮詢平台特約律師/恩典法律事務所 張子潔 律師


你曾在網路上看過這類廣告嗎?

「誠徵虛擬貨幣交易員,不用懂加密貨幣、不用投資,協助帳戶轉換提領即可,穩賺不賠、每筆抽成,單日上千不是夢!」

又或者:

「我是某某幣圈 KOL,因為帳戶流量超標,需要誠信幫手代收代提,報酬高、無風險!」

帳號頭貼是西裝筆挺的年輕人,頁面貼滿「幣圈」成功學、國外旅遊照、轉帳對帳單,留言一片「感謝大哥照顧」、「終於存到人生第一桶金」。看起來好像很專業、很有誠信。你心想:「我又沒交提款卡、也沒給密碼,應該不會有問題吧?」

但你錯了。

在你協助對方收款、轉帳虛擬貨幣的那一刻,你可能已經涉入詐騙集團的金流清洗流程,成了幫助犯。

pastedGraphic.png

「我只是幫忙收錢,沒去騙人」,也可能犯法!

不少人認為:只有「打電話騙人」、「假扮警察」那種才叫詐騙,幫忙轉個帳、換點加密貨幣只是個小角色,不會怎麼樣。

但依《刑法》第30條規定,只要你協助犯罪進行(即便不是主謀),就可能構成「幫助犯」,要對整體犯罪負責。加上近年來詐騙手法層出不窮,政府與媒體頻繁宣導,司法實務也越來越傾向從嚴認定「幫助犯」的成立。

而政府為了防堵詐騙集團資金流動,也訂立了《洗錢防制法》。簡單來說,只要讓警方對於詐欺金流的追查變困難,就有可能涉及犯罪!而依照《洗錢防制法》第19條,洗錢行為最重可判10年有期徒刑,並科最高1億元罰金;即使未遂也會被判刑,不是「沒成功就沒事」。

而且,不只是「你有沒有知道」會構成詐騙、洗錢,更關鍵的是:

pastedGraphic.png

法律不只處罰「明知故犯」,還會追究「不確定故意」

你可能會說:「我真的不知道那筆錢是詐騙來的啊!」

但司法上不採「你說了算」。法律上有所謂的「不確定故意」,依據《刑法》第13條第2項:行為人對構成犯罪的結果有所預見,雖然不確定會發生,但也不排斥其發生,就屬於不確定故意。

實務上許多法院判決都指出:

  • 現在詐騙手法、例如「設定錯誤」、「購物退款」、「虛擬幣投資」等方式,早就透過媒體與政府不斷宣導。
  • 具備基本社會常識的人理應知道,這些涉及金流處理但不困難、報酬過高的行為背後有問題。
  • 當你選擇視而不見、仍然協助操作,就可能被認定具有「不確定故意」,依法仍需負刑責。

也就是說:你不是「真的不知道」,而是「應該知道,卻選擇不問」。

pastedGraphic.png

常見的洗錢幫助犯詐騙手法有哪些?

  1. 虛擬貨幣「代提代收」
    • 被徵求「換匯」角色,協助將非法所得換成加密貨幣,或將加密貨幣從帳戶轉出
    • 對方聲稱「轉帳上限太高」、「幫忙避稅」、「協助操作」,事實上是要用你洗錢
  1. 幫忙「代收付款」賺佣金
    • 對方說要轉帳給國外供應商、公司帳戶不能用、額度問題
    • 實際上是在利用你幫詐騙集團洗錢
  1. 短期徵才:代辦貸款/操作ATM/財務小幫手
    • 表面工作簡單,卻要求你使用自己的帳戶收款、代領現金
    • 對方不說清楚資金來源、報酬又異常高,就極可能是詐騙掮客
  1. 美化帳戶/協助「養帳」
    • 「你帳戶金流太少,銀行不容易核貸,我們幫你『做美化』,錢就借得下來」
    • 實際在幹嘛?他們會要求你提供帳號,接著在你的帳戶內製造假金流——大筆資金進進出出,讓你誤以為真的在「提升信用」
    • 更扯的是,有些人還會被收所謂的「美化費」、「代辦費」,結果帳戶被利用來洗錢,錢沒借到,還可能吃上官司

案例分享:從幣圈打工到法院被告

阿豪是一位大學生,某天在 IG 上看到一位幣圈網紅招募「代提幣助手」,每次交易都有可以抽取5%手續費,月入萬元不是問題。

阿豪覺得這工作不錯,而且阿豪也長期追蹤這個網紅,日常發文都很正常,看起來也不像壞人。於是他照指示開設虛擬錢包帳號、配合轉帳、協助提領。

沒想到三週後警察找上門,他協助轉出的虛擬貨幣,正是詐騙集團騙來的款項。即使他沒參與騙人,但因為他協助金流流轉,法院仍認定他對金錢來路存有預見,構成幫助洗錢罪。

pastedGraphic.png

為什麼法院會這樣判?

法院認為阿豪應該合理懷疑:

  • 為什麼對方不自己提款,需要花錢請你去提?
  • 動動手指就有錢?報酬太高,不符合勞務比例
  • 錢從不特定帳戶進來,來路不清楚
  • 不同帳戶來的錢,最後都轉同一個錢包?

而阿豪沒有查證,還繼續配合,法院認為此時就符合「不確定故意」的法律要件。

pastedGraphic.png

給你的提醒:避免成為幫助犯,請謹記以下原則!

✅ 對方身分不明、不願面對面,拒絕合作!

✅ 報酬過高、不合理,請立刻提高警覺!

✅ 轉帳流程不清楚、有異常指示,直接拒絕!

✅ 絕不提供帳戶、提款卡、密碼給他人使用!

✅ 遇到疑慮,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詢問!

pastedGraphic.png

法律不是只處罰壞人,也會懲罰「裝不知道」的人

有時候,選擇「不去查」、「不去問」本身就是風險。法律會要求你保持基本的警覺與查證義務。當你未盡到這份責任,就可能從「無辜打工仔」變成「犯罪幫助犯」。

別讓一時貪念、誤信網紅,讓你換來緩刑、前科、人生汙點。誠實工作,也許來錢慢,但最安全。不要拿自己的帳戶,幫別人的犯罪「洗白」──因為當司法找上門時,沒人能替你擋。

pastedGraphic.png

真的遇上了怎麼辦?不要硬撐,盡快找律師!

如果你發現自己可能捲入可疑金流、帳戶被拿去當跳板、或被警方通知涉及詐欺洗錢,千萬不要心存僥倖,也不要輕信對方「有辦法擺平」的話術。

此時建議立刻諮詢專業律師,讓律師依你的實際情況,協助釐清事實、蒐集證據、爭取從寬處理,避免做錯決定、錯失自保機會。

別等到事情鬧大、被列為共犯或被起訴,才後悔當初沒有找律師幫忙!

第一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| 客服專線:0800-538-080 | 電話:(02)2511-0801 | 地址: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22號4樓 | 許可證字號:113年金管證總字第0038號

投資交易有一定風險,交易人應先評估自身資金財務狀況及擔負風險之能力。
內容資料僅供宣導及參考,請勿將本資料內容引為投資之唯一依據,若有投資損益或因使用本資料所生之直接或間接損失,應由投資人自行負責。
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 最佳流覽體驗

icon_Back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