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陷入「虛擬貨幣」的詐騙陷阱

龐波國際法律事務所創辦人/首席資深顧問 許惠峰律師

         隨著科技的發展, 從區塊鏈的加密技術到AI的人工智慧發展,各類新興產品不斷推出, 特別是以加密技術所產生的各類虛擬貨幣,例如:比特幣、泰達幣等等,各種名稱不一而足,究竟其性質是屬於貨幣、商品或者是證券,分別有「有效貨幣說」、「虛擬商品說」、「有價證券說」及「金融工具說」等各種見解不一,除了對於傳統金融產業產生不少衝擊,一般民眾對虛擬貨幣的認知也有不少誤解,由於對於虛擬貨幣的有限知識以及產品本身透明度不足,使的詐騙集團得以利用此一現象對社會大眾進行投資詐騙行為。

         任何以投資為詐騙的慣用手法,無非都是以高獲利為吸引投資人投入資金的基礎, 恰巧虛擬貨幣本質上就有不透明之處,因此如何判斷獲利模式是否可行,變成投資人無法有效加以衡量的情形,因此就更容易誤以為其具有高獲利而投入資金,對於此一投資風險,金管會一再對外表示透過境外各類交易平台所為之投資,因不在我國法規規範之範圍內,若有任何投資風險,投資人必須自行負責,換言之,其投資風險必須有投資人自行負責,因而提供詐騙集團「以投資為名,行詐騙之實」的機會。

         一般而言,詐騙集團的手法無非是以「威逼利誘」為詐騙話術及橋段之設計基礎, 過往以「若不怎麼樣就會造成如何不利益的結果」做為編寫詐騙對話的架構,例如:「有不明款項匯入帳戶,如果不提供帳號,資金就會被凍結。」另一種情形就是以利誘為基礎,「如果做了什麼事情,就會有什麼樣的好處,機會難得喔」 ,這樣的話術,對於一般社會大眾的確存在了相當的吸引力,因此,很容易落入以投資獲利為由的詐騙陷阱。

         由於投資乃一般社會大眾常見的理財方式之一,因此,如何避免因為投資而被詐騙就變得非常重要,以下謹提供幾個基本原則供參考:


一、慎選邀約投資者

         選擇正確的人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,投資亦然, 對於來路不明的任何投資訊息及邀約投資者,一律加以拒絕,只選擇正式合法設立,且具備一定規模之機構為交易對象,即可避免落入詐騙陷阱。

二、避免高獲利的誘惑

         任何高獲利的產品必然伴隨高風險,然而由於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的傳統觀念下,高獲利的訴求,對於一般大眾仍然具有致命的吸引,詐騙者即看準人性此一弱點,以高獲利作為誘騙投資的驅動力。

三、辨別訊息的正確性

         除了傳統以「威逼利誘」為詐騙橋段之外,因網路訊息的發達以及AI技術的發展,利用科技所產生的各種虛假深偽訊息, 層出不窮,致使一般大眾容易誤信網路上的訊息或誤入各種仿真網站,因此如果詐騙者以合理的產品做包裝,仍然有可能使社會大眾進入詐騙集團所設計的網站做相關的投資,因此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,多方檢視查證各種訊息,投資前保持「停、看、聽」的態度,審慎評估,甚至與他人討論投資內容,即可避免因一時的迷失或誤解而遭到詐騙。

         虛擬貨幣不論其性質為何以及政府應該如何加以規範,對於一般投資大眾而言,都具有獲利計算的不確定性及不透明性,因此,更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為詐騙的工具,倘若能把握上述三個原則,相信必能減少掉入詐騙陷阱之機會。


免費法律諮詢
法可夢Fightmen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平台:
https://service.fightmen.com.tw/zh/populace/consult/free

第一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| 客服專線:0800-538-080 | 電話:(02)2511-0801 | 地址: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22號4樓 | 許可證字號:113年金管證總字第0038號

投資交易有一定風險,交易人應先評估自身資金財務狀況及擔負風險之能力。
內容資料僅供宣導及參考,請勿將本資料內容引為投資之唯一依據,若有投資損益或因使用本資料所生之直接或間接損失,應由投資人自行負責。
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 最佳流覽體驗

icon_BackToTop